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國乳業成了今日中國的大豆產業的格局。我想,今天所有乳業的從業者都會感到恥辱。
2013年的時候,中國牛奶奶源突然出現了“奶荒”,價格炒的較高的時候,普通牛奶的收購價甚至達到了6元/kg以上,明眼人一看,這就是奶粉杠桿使然。那時候,我關注這個行業正好10年,看到養殖行業在崩塌前的狂歡,我創造了一個詞——“奶剩”。后來這個詞語因為CCTV采用的傳播成了當年乳品行業的一個網紅熱詞。
“奶剩”就像一把利劍,刺破了中國奶源的短視和生產企業的漠視,但遺憾的是并沒有改善行業的運營模式。
2017年輝山的危機,讓全行業看到了奶源企業背后的危機,隨后以奶源為核心的現代牧業和圣牧在2017年各虧損10億左右,再次讓行業對牛奶奶源重新審視。
在奶源一再被壓制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中國牛奶消費是全球較有價值的市場,也是穩定增長的市場,從2000年的大約200億,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大約3700億,而中國奶源養殖卻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奶源企業虧損是普遍現象。更奇怪的是,我們從政府到協會,從企業到從業專家各個階層對這個奇怪的現象視而不見。
時間到了2018年,中國在次出現了奶荒,北京周邊,南方、上海等地的價格漲幅在15%以上,很多企業開始找不到鮮奶。羊奶奶源價格更是連續四次攀高,短短幾個月時間從5元/kg左右攀升到9元/kg。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是牛、羊奶同時奶荒。
2018年4月上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公司在陜西做了深入調研,看到了投入和產出、價格和價值、憂慮和歡喜的各種矛盾充斥著市場。
2013年,“奶荒”的時候,液態奶企業用不到一年時間淘汰了在農村市場具有更大量的低端產品——百利包,行業其他產品的終端價格也上漲也在10%左右,這樣一淘汰、一漲,再加上當年奶粉大包粉進口量超過90萬噸(2008年大包粉進口大約10萬噸,到2013年漲幅大約9倍),換來的是2014年到現在中國三四五線消費者的大量流失和當時持續兩年多的倒奶殺牛。
現在,中國的奶牛存欄有多少頭?
樂觀者說有600多萬頭;
悲觀者說有450多萬頭。
這和官方數字的2016年的官方數字1460萬頭相比,差距可是860萬頭到1000萬頭啊!
我不知道是官方數字不準,還是中國的牛殺得夠多。
2017年的時候,長期研究乳業的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勝利老師公布的數據是大約800萬頭,如果他的數字可取,那說明,2017-2018年我們殺了200萬頭——350萬頭。
真可謂血流成河啊!這不僅是奶牛血,也是中國奶農的血!可以說,唱衰中國小規模養殖落后和大規模集約化養殖污染的專家、學者、媒體都得逞了。
2017年1-12月嬰配粉進口29.6萬噸;奶酪進口10.8萬噸;包裝牛奶進口66.76萬噸;大包奶粉進口量為71.8萬噸。除去乳清,嬰配粉折合奶源約118萬噸;奶酪折合奶源108萬噸;包裝牛奶折合奶源約66萬噸;大包粉折合奶源約574萬噸。合計進口產品折合奶源約866萬噸牛奶。按照全國平均年奶產量5.5噸/頭計算,大約是157萬頭以上產奶奶牛產量,影響養殖規模超過300多萬頭。
如果正如行業內主流提到的中國奶牛450-600萬頭計算,進口奶源展中國消費奶源的33%-40%的規模。
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進口各類乳制品共35.88萬噸,同比增加44%。具體如下:
A、大包粉進口18.57萬噸,同比增加31.5%,進口額5.68億美元,同比增長48.3%,價格3058美元/噸,同比增長12.8%,主要來自新西蘭占94.6%;
B、乳清進口5萬噸,同比增加44.6%,進口額0.55億美元,同比增長26.5%,價格1103美元/噸,同比下降12.5%,主要來自,美國占53.3%,歐盟占36.9%;
C、包裝牛奶進口6.57萬噸,同比增加87.3%,進口額0.76億美元,同比增長89%,價格1151美元/噸,同比增長0.9%,主要來自,歐盟占58.7%,新西蘭占25.4%,澳大利亞占13.5%;
D、嬰配粉進口2.0萬噸,同比增加32.7%,進口額2.89億美元,同比增長34%。主要來自,歐盟1.53萬噸,占76.6%,,新西蘭進口0.31萬噸,占15.5%。
在強大的需求面前,中國的奶源企業卻大面積虧損或被淘汰,這在全球都是奇葩。我想,無論是政策制定者,無論是行業參與者,都需要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問題了。
行業:我們患了短視癥
在乳品行業,我們沒有必要摸著石頭過河。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環境不是1978年,而是2018年。40年了,我們應該有所長進。
根據普天盛道的觀察:今天奶源的夢魘還沒有結束,但是生產企業的夢魘卻正在醞釀。普天盛道研究認為:從競爭的角度考慮,已經國際化布局的企業,出了個別企業的問題在過去一兩年已經顯現,而更多問題會在2020年前后集中爆發,因為如果不做調整,那個時候是中國奶源較為薄弱的時候。在利益面前,國際化會因此陣痛。
現在,中國奶源正在遭遇三股力量的絞殺:
第一股力量來自國內:地方政府利用環境問題粗暴執法,已經導致大量的中小牧場關閉或成本高企而面臨倒閉。這是小牧場毀滅性打擊之后對中型牧場的較大威脅;
第二股力量來自國外:原料奶粉和乳品衍生品以及成品產品進口量大幅度增長;
第三股力量來自行業:行業部分大企業缺乏長遠眼光,僅僅關注眼前的一城一地的利益,而忘記了行業安全才是企業安身的較大保障。現在,無論中等企業還是大型企業,部分企業還有有被國際資本在未來幾年抄底的可能。
在談到奶源的時候,企業往往會把行業責任推卸給政府,說政策制定部門不懂行業。可我要說句公道話,因為過往的所有政策其實都是企業推動和企業內部妥協的產物,企業又如何逃脫得了政策錯位的責任。
在2013年,我曾提出中國乳業需要“頂層設計”,很多朋友響應;
在2015年,我再次提出“中國羊奶”更需要頂層設計,也有不少羊奶朋友響應;
2018年年初,我再次提出:中國乳業需要頂層設計,而且刻不容緩。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中國的大門要徹底敞開了。關稅如果再次下降,中國的奶源將遭遇重創。
一旦行業上游沒有基本保障,中國乳業就一定會成為今天中國的大豆產業。到那個時候,伊利、蒙牛、光明等優秀國內企業將全部淪為進口奶源的打工仔。
2017年1-12月中國大豆進口數量為9553萬噸,同比增長13.8%;2017年1-12月中國大豆進口金額為396.4億美元,同比增長16.6%。現在,中國的所有大豆油、大豆蛋白類衍生品的生產企業,數千家蛋白類、油脂類企業淪落為進口大豆的打工仔。
中國要用開放的國策來影響世界,這沒有錯,但中國更需要頂層設計來保障和支持中國的民族產業的快速發展。很多人只看到了第一句,沒有看到第二句,這是對中央政策的誤解。
我堅信貿易的本質是利己的,但利己是通過利他來實現的,同時,利他不是通過毀滅自己來完成。
開放是中國的國策,但開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中國的發展,讓中國企業做大做強參與世界競爭,而不是為了把中國的某個行業搞垮、搞死。這是政策制定部門要注意的問題,也是企業要注意的問題。
2008年中國遭遇了三聚氰胺,乳業遭遇巨大打擊。隨后在2009到現在的十年里,中國乳業在奶源問題上爭論很多,爭論的結果是:
我們引以為豪的奶源小區有70%以上關閉,散戶養殖90%被扼殺,很多業內人士和媒體懷著一顆熱愛乳業的心,上著理想主義的當,干著傷害中國乳業的事情。
當年大豆產業國營和民營的大企業在戰略競爭上的不作為和在政策制定上的不重視,較終導致大豆產業集體失敗的悲劇在中國乳業正在上演。
戰略:不要等到乳業成為大豆產業
沒有產業的頂層設計,所有從業的只會以短期逐利作為經營目標。
頂層設計是什么?
我認為,頂層設計是保障未來的戰略。未來有多長?我想,可以是10年,也可以是30年或者100年。
戰略是什么?
我在2005年的時候提出過一個戰略制定的模式,叫做元規則戰略。這個戰略由三個要點,分別是輿論權、定價權、標準權,而且是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互為依存。
在乳業,2008年我們就失去了輿論權。當時輿論將三聚氰胺問題擴大了數十倍,導致三聚氰胺的負面影響時間拉長了近十年,這已經深刻影響了超過5億的中國消費者;
隨后,我們在2013年徹底失去了奶源定價權,今天,中國這頭大牛,看上去牛逼,其實鼻子上已經被人穿了孔,而我們行業的大企業還躺在世界乳業前十強的溫床上沾沾自喜;
現在,我們正在失去標準權,什么歐盟認證、什么萊茵認證、什么美國認證等等較近四、五年充斥在中國,正在成為中國消費者的選擇。
明明是中國企業自己生下來的兒子,非要搞一個黃頭發藍眼睛的基因,來證明這不是自己的種,讓人情何以堪。往小處說,這是個別企業的短視;往大處說,這是整個中國乳業的戰略迷失。
沒有頂層設計,所有的企業只會以短期逐利作為經營目標。
我一直認為,行業前幾名企業有責任推動中國奶源的發展和政策出臺,有責任建設中國乳業的戰略性發展。可結果是行業大企企業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成了中國奶源發展的較大瓶頸。
較近兩年,奶源方面的沖突,讓我們領略了生產企業對牧場奶農的壓制,的確已經到了讓人忍無可忍的地步。
我不重復他們的手段和事例,我要分析的是,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我覺得,這是因為行業沒有頂層設計,所以企業之間的競爭沒有底線。今天,中國奶源和生產企業的割裂,與其說是奶源企業和生產企業的矛盾,不如說是政策和產業發展的矛盾。比如奶粉行業,2017年中國企業瘋狂地改造或并購全世界的落后產能,幾乎在世界形成了笑話,可是我們還在自話自說、自娛自樂。為什么?因為我們出臺的政策是短期行為,沒有頂層設計。
根據普天盛道研究我判斷,中國乳業正在經歷著一個質的蛻變過程,這個過程伴隨的是中國乳品行業下一輪的大幅增長。
2000年,中國乳業總產值大約200億,現在是接近3700億左右,18年增長了18倍。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的產值總量可能達到7000億以上,甚至更大。到那個時候,中國乳業就會和今天中國的大豆產業一樣,成為更加重要的產業。但是,如果我們在攀登7000億的過程中,我們沒有遠見、沒有戰略、沒有智慧,那等待我們的就是今天的大豆產業格局。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國乳業成了今天中國大豆產業的格局。我想,今天所有乳業的從業者都會感到恥辱。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
向左走,中國乳業就會成為一個利國富民的好產業,成為解決中央頭疼的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的重要力量、成為徹底解決中國貧困的好抓手,但這需要我們的政府部門、協會、企業用大戰略的眼光思考行業,把中國乳業推動到國家戰略的國策級別。
向右走,中國乳品行業的企業,包括大企業就可能較終被外資控股,被進口卡住脖子,乳品行業成為一個大而空虛的行業。
較近中央在東北布局糧食產業,其實就是農業層面的頂層設計,相信會給中國糧食產業帶來新氣象。對乳業來說,我們也沒有別的路可以走,只能走頂層設計的道路,只能在國家力量的國策下開放并發展,2018年-2019年,中國的很多政府機構和管理思想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這是中國發展的大好機會,也是中國乳業大戰略制定的大好機會。
普天盛道研究判斷:從2019年開始,中國乳業會進入新一輪的發展周期,我們可能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市場需求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有千億之巨,這是我們新的歷史機遇。
現在,進口乳制品折合中國奶價和我們國內的收奶3.5元/kg的價格差距僅僅15%,而我們實際上已經被玩弄在鼓掌之中了。
在當前情況下,中國乳業行業和企業現在還熱衷于開會拿獎、聚會宣誓、論壇吹牛,完全不去研究行業戰略和企業戰略的關系,如果中國乳業的大戰略上這兩三年還沒有頂層設計或政策再連連失誤,等待我們的將是歷史的懲罰。
中國乳業正在淪為中國第二個大豆產業
作者:牛奶運輸車發布時間:2018-10-20所屬欄目:行業動態返回列表
原創文章,轉載請保留或注明出處:http://qy85.cn/news/hynews/898.html
下一篇 國內驢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 最新資訊
- 2024-11-29山東又一物流公司選擇天潤新東牌牛奶運輸車
- 2024-11-29新東機械幫內蒙古乳品企業配套鮮奶運輸車
- 2024-11-28衡水乳企擬從新東機械訂購一批牛奶制冷罐
- 2024-11-28新東機械與保定客戶達成牛奶制冷罐合作意向
- 2024-11-28新東機械向菏澤客戶提供高性能牛奶制冷罐設備
- 2024-11-28山東濱州客戶考察新東機械并成功訂購牛奶制冷罐
- 熱門資訊
- 2018-07-18你知道牛奶是怎樣生產出來的么?
- 2018-07-28奶牛也要“嬌生慣養”,還得哄它開心
- 2018-07-22奶牛發燒“信號”要重視,不然會讓你損失慘重!
- 2018-07-27奶牛養殖:奶牛不食癥的常見原因及預防措施
- 2018-07-27新東奶罐車800公里車程牛奶升溫小于1℃
- 2018-07-27寧波牛奶的修“鮮”之道
產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