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科書中提到“資本家寧愿將牛奶倒掉也不分給窮人”,事實上,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的一系列倒奶事件,可能和教科書描述的、和你想象的都不太一樣。
1929年大蕭條重創美國農業,具體到奶牛養殖,大蕭條頭5年,全美較大的產奶州威斯康星州牛奶零售價由4.79美元降到3.48美元,奶農在零售價中收益占比由46%降到30.5%;紐約州情況也類似。
和其他繁榮的行業所不同,在1929年大蕭條開始之前,美國農業就已經經歷了長達10年的由農產品過剩等原因導致的衰退。而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進一步 重創了美國農業,從1929年到1932年,農產品出售價格下降了近50%,農民需要購買的日常消費品價格卻只下降了32%左右。
技術進步提高了全美的產奶能力,在1929年,美國共生產了110.52億美國加侖牛奶,威斯康星州、明尼蘇達州、紐約州是美國當時較大的三個產奶州,牛奶產量分別為12億、8.25億、8億美國加侖,它們受大蕭條影響較大。
根據美國商務部下屬網站census.gov的數據,在1929年,威斯康星州63%的土地是農場,農場中有71%是奶牛養殖場。威斯康 星州的脫脂淡奶零售平均價格,從1927-1929年間的每100磅(約合45.35千克)4.79美元降到1930-1933年的每100磅3.48美 元,奶農在零售價中的收益占比,則由46%降到了30.5%。在1932年,全美每100磅豬肉平均價格為2.5美元,每100磅糖為3美元。
而在紐約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購價(直接從奶農收購的價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美元,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 100磅0.99美元。隨后紐約州州議會調查委員會出示的報告顯示,“紐約州牛奶收購價已經低到無法維持奶農基本生活的水平,許多奶農就連生活必需品都買不起,而許多奶農以畢生積蓄投資的奶場可能都將付之東流。”
在1930年代早期的紐約州,提供次級奶品的“獨立”奶農無法受到價格保護,損失慘重,教科書中所稱的“萬惡資本家”其實就是瀕臨破產的“獨立”奶農。
在1920年代早期,紐約州主要的奶農合作社就已經開始對牛奶進行分類定價從而干預奶價。奶牛養殖場生產的牛奶分為不同等級,有品 質好稍微經過加工就可飲用的一級品液態奶,還有品質差的用來加工成奶酪和黃油的二級品奶。
到了1930年代早期,紐約州三大牛奶巨頭——美國乳制品公司、博登煉乳公司、謝菲爾德農場牛奶公司占據了紐約州三分之二的一級品液態奶收購市場。
在大蕭條之前,三巨頭為了彌補秋冬季農場產奶少導致供不應求的情況,建立了“過剩乳”機制,并把零售價格定得很高,以維持運行“過剩乳”機制需要的 成本,而且三巨頭還與奶農合作社簽協議。例如博登公司與奶農聯合合作社達成唯一收購協議,后者擁有當地8000個農場奶源中的5000個。盡管大蕭條波及奶業,由于博登公司只從合作社收購一級品液態奶,這樣就使得 在這些組織中的奶農受到高價格保護。
而那些小經銷商卻恰恰相反,他們沒有“過剩乳”機制,可以降低零售價格,反而陷入了與巨頭經銷商的價格戰中。那些沒有參加上述組織的奶農,往往是生 產質量較差的二級品奶的奶農,他們給小經銷商提供牛奶。當大蕭條導致收購價格下降以及小經銷商不斷降低零售價格(包括收購價格)時,將近1萬名“獨立”奶 農損失慘重。中學教科書提到的“萬惡的資本家”不是牛奶公司,也不是零售商,而是這些生活窘迫、無法償還貸款的“獨立”奶農。
由于“獨立”奶農面臨無法償還貸款即將失去奶場的危機,在1933年,紐約州一牛奶協會組織奶農罷工,他們為了抗議奶價太低還傾倒了6000加侖牛奶。
1933年4月,由阿爾伯特伍德黑德與西部紐約牛奶生產者協會領導的“獨立”奶農,在紐約州中部和西部進行了為期4天的“牛奶罷工”,以求州政府立法實施價格管制。1933年8月,由于不滿 州議會制定的牛奶價格控制法案,阿爾伯特伍德黑德組織了一場更大的罷工,在8月9日一天內,他們為了抗議奶價太低而傾倒了6000加侖的牛奶,在與警方 發生的沖突中,200人被捕,數百人受傷。
在1931年-1934年,大部分其他州發生的倒奶事件并不是奶農自己倒自己的奶,中西部罷工奶農強行傾倒其他奶農的牛奶,理由是“防止其他奶農以低價出售牛奶”
美國中西部“牛奶罷工”發生得更頻繁,早在1931年,愛荷華州蘇城就爆發了幾年內較大的“牛奶罷工”事件。國家農民假日協會組織1500名憤怒的奶農設置路障,強行封鎖了前往蘇城的公路,他們攜帶手槍和步槍,篩選過往人員——運輸牛奶者將被要求原路返 回。他們爬上不返回的牛奶運輸車輛,將牛奶傾倒在高速公路上。這也是人們容易誤解的一點,在這次倒奶事件中,并不是奶農自己倒了自己的奶,而是罷工奶農將 其他奶農的奶給倒了,罷工奶農的理由是“防止其他奶農以低價出售牛奶”。這場罷工同樣收效甚微,只是將牛奶收購價格由每夸脫2美分提升到了3.6美分,零售價由每夸脫8美分增加到9美分。1934年1月,伊利諾伊州芝加哥上千憤怒的奶農封鎖了公路,通過“攔車倒奶”法,傾倒了超過10萬磅其他奶農的牛奶。 加利福尼亞在同一時期發生了類似倒奶事件。
而在1933年,產奶較多的威斯康星州同樣在2月、5月、10月爆發了一系列“牛奶罷工”,除了“攔車倒奶”,罷工奶農很快發現無 法阻止牛奶運輸,就開始四處搜尋運輸車輛,他們這回不倒牛奶了——而是在牛奶里加汽油甚至是放炸彈。暴力逐漸成為了罷工的主題,2月一個牛奶護送隊成員向100名罷工奶農投擲硬物,5月拉辛郡一個罷工奶農開槍打死一個運輸牛奶的青年。
而在1933年羅斯福上臺之后引起的一系列倒奶事件則是因為:聯邦政府按照奶牛的頭數給補貼,奶農只在乎奶牛補貼,而不是為了賣牛奶,倒掉牛奶也就不足為奇;以上這些都與“資本主義”無關
1933年羅斯福上臺,《農業調整法案》等一系列農產品價格支持計劃隨即出臺,試圖提高牛奶價格與奶農的收入。《農業調整法案》規定牛奶和奶制品是基本商品,準備收購過剩的奶酪和黃油。 到了1933年9月中旬,聯邦政府共撥款4300萬美元收購了6000萬磅黃油,想要提高黃油價格,結果過剩比起之前更加嚴重。基于同樣的理由,聯邦政府 按照奶牛的頭數給補貼,奶農只在乎奶牛補貼,而不是為了賣牛奶,倒掉牛奶也就不足為奇。
經濟學家托馬斯·維爾在《詭辯與真相》一書中指出,“聯邦政府僅在1933年就購買了600萬頭豬,然后將其毀滅。數量巨大的農產品葬于耕犁之下,就是為了讓其退出市場從 而把價格維持在官方所規定的水平上,因為同樣的原因,大量的牛奶被倒入了下水道。”
歸根結底,價格高于市場出清價格,就會產生過剩。無論如何倒牛奶,都只是成本較優選擇。倒牛奶與“資本主義”無關。
西方倒牛奶事件,真的寧可倒掉也不給分給窮人嗎?
作者:新鄉市新東機械發布時間:2018-08-12所屬欄目:行業動態返回列表
原創文章,轉載請保留或注明出處:http://qy85.cn/news/hynews/308.html
- 最新資訊
- 2024-11-29山東又一物流公司選擇天潤新東牌牛奶運輸車
- 2024-11-29新東機械幫內蒙古乳品企業配套鮮奶運輸車
- 2024-11-28衡水乳企擬從新東機械訂購一批牛奶制冷罐
- 2024-11-28新東機械與保定客戶達成牛奶制冷罐合作意向
- 2024-11-28新東機械向菏澤客戶提供高性能牛奶制冷罐設備
- 2024-11-28山東濱州客戶考察新東機械并成功訂購牛奶制冷罐
- 熱門資訊
- 2018-07-18你知道牛奶是怎樣生產出來的么?
- 2018-07-28奶牛也要“嬌生慣養”,還得哄它開心
- 2018-07-22奶牛發燒“信號”要重視,不然會讓你損失慘重!
- 2018-07-27奶牛養殖:奶牛不食癥的常見原因及預防措施
- 2018-07-27新東奶罐車800公里車程牛奶升溫小于1℃
- 2018-07-27寧波牛奶的修“鮮”之道
產品推薦